输入病毒防不胜防,南京疫情可能是个转折点

2021.08.02 | views: 1,734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自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检出阳性病例以来,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疫情已波及5省9市,分别是辽宁沈阳、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安徽芜湖、广东中山、广东珠海、四川绵阳市、四川泸州、辽宁大连以及江苏宿迁市泗阳县。

南京疫情规模会有多大、后续走势如何?杭州市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欢龙、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白尧在社交媒体上撰文分析,初步判断南京这轮疫情规模与广州“521”疫情相当或超出,总阳性检出(包括溢出及关联)有可能在250例左右,持续2个最长潜伏期,即疫情在8月中旬结束。但在不能排查完受到病毒污染的飞机、乘客人员情况之前,难以预测疫情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钟南山:对应德尔塔(Delta)毒株,我们以前讲密切接触者,这个概念要改变了。因为德尔塔(Delta)毒株载量高,呼出来的气体毒性大,传染性很强。过去的提法,什么叫密切接触者,发病前两天跟病人的家人,家里的人还有同一个办公室的,或者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等等,这叫密切接触者。但现在密接者这个概念要改变,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正因为有这个概念的改变,所以才会采用一些不同的管理模式,密封、封控、封禁等等。所以这个概念的改变是对我们重点密集人群的管控。

7月26日晚间,南京市发布通告:所有小区全面实行出入严格管控——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由业主到指定地点自筹领取;小区一旦发生确诊病例,所在单元居民一律集中隔离,封闭区域内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中高风险地区、封控管理区域内的各类公共场所,除必须外立即关停。

如果说广州的疫情不简单,决定了中国防疫的走向,那么这次南京的疫情,可能是个转折点。转折点的意思,并不意味着现状就马上改变,而是整个形势的走向,都在慢慢发生变化。

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预测,从现在到奥运会结束,全球将有1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他警告说,任何因为本国病例得到控制而认为疫情已经结束的人,都活在“愚蠢的天堂”里。谭德塞表示,未来两周成功的标志不是零病例,而是确保尽快发现、隔离、追踪和治疗病例。

而在此前的6月24日和7月5日,新加坡和英国政府,已经明确宣布“放弃抵抗”新冠病毒,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多少国家跟进,尚不得而知。突发:众多国家宣布放弃抵抗,与新冠病毒共生共存

很显然,这个重要的转折点终于来了。它传递出一个基本的信息:我们无法根除新冠,它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类目前的流感一样,但它将不再主宰人们的生活。在与新冠病毒的抗争中,人类将从命好时代,进入命硬时代。

上述转变,建立于如下认知:
1、彻底消灭新冠病毒,不具有现实性;
2、尽管疫苗普及很快,但还不能完全应对病毒的变异;
3、尽管疫苗不足以完全应对变异,但对减少重症和降低死亡效果明显,这将有可能让医疗资源集中在重症上;
4、如果不实现这种转变,经济社会生活不能恢复正常,代价太大。

对于一些国家的“坦诚”,作为抗疫优等生的我们多少有些不甘;而对于公开放弃所造成的开闸放水,则让我们国家的抗疫形式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次南京疫情,最大的漏洞就是南京禄口机场,确诊病例大多是机场相关工作人员。张伯礼院士表示,虽然溯源工作还在进行中,目前还不确定来源,但是禄口是国际机场,疫情很有可能是通过冷链运输或人员传播导致。

另外,南京疫情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我们非常明确的得到证实:这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都接种过疫苗。

虽然一些数据都早已经在国外验证。在印尼、在泰国、在蒙古,接种两针疫苗的人不少感染,还有一些医护人员不幸离世;在以色列,接种完辉瑞疫苗的人复感染类似,保护力数据还在不断下降。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题为Spike-antibody waning after second dose of BNT162b2 or ChAdOx1的研究信。其中指出,无论接种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慢性病与否,在完全接种疫苗6周后,体内的总抗体水平将开始下降,并在 10 周内下降 50% 以上。

但这一次是发生在中国,还是在例常检查中发现的。正在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正以更快的速度击穿疫苗接种所构成的免疫屏障,虽然今天我们接种的剂数已到了15.5亿。

我们唯一看到曙光的是,疫苗带来的保护力尚且有效。在现在放开的英国,新病例、住院病例和死亡率,已降至第一波疫情的十六分之一。但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指望疫苗终结新冠大流行的良愿,可能已经彻底破灭了。正如谭德塞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奥委会(IOC)会议上表示,这种流行病是对人类的一种考验,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已处在失败的边缘。

疫情将在世界选择结束时结束,它未来的走向就在我们的手中。全球未能共享疫苗、测试和治疗,正在助长一种“双轨大流行”,在这种情况下,有限制的国家正在放松限制,而没有限制的国家正在恢复封锁。这种差异持续的时间越长,新冠大流行拖得越久,它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动荡也会拖得越久。

如果拖得久了,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1、在疫苗接种完成的国家会逐步放松管制,让病毒自由流行,只关注重症和入院患者,只在这个比例异常的时候才会封锁。
2、一些国家会推出区域性的互联,并为疫苗政治性“划分档次”。
3、每年都会常态化接种疫苗甚至是混合接种疫苗,而疫苗的有效性、副作用、抗体时间等很多数据还有待观察。泰国和印尼也尝试在为完全接种科兴疫苗的医疗工作者接种不同类型疫苗如Moderna作为加强剂,期望拿到更多数据。

所以中国防疫中所要遇到最重要的问题是:从南京目前的情况看,国药和科兴疫苗的保护效力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确诊病例病情总体上是平稳的,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症状都不严重。那在保护效力强于预防效力的时候,我们的疫苗接种下一步该怎办,第三针能否奏效,是不是还要附加中和抗体检测。 我们现阶段出口的疫苗,以及自身研发的mRNA疫苗地位如何重新铺排。

如果预判是一种可能,那我们现在要有什么应对的预案,那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需要现在就研究第二套方案。

南京的疫情终会过去,但这个难度已经比广州要高。广州的时候直接击穿了之前没有的“社区感染”,那如今的情况涉及医院、机场、学校,比那个时候要更复杂。

下一次会是哪里呢?

南京的这次疫情扩散得较快,最开始确诊的那些,大多来自周边的村落。别说村里,在南京市区,越来越多的人不那么自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机场本是重地,更何况每天从俄罗斯等国来的国际航班,几乎都是带着病毒进来的。基层人员、防疫人员、机场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紧绷中,已经尽显疲态,让人心疼;我们现在还有资格不戴口罩,完全是因为有人在前线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一切没有答案前,我们仍然必须以更强的强度、更快的速度抓好疫情防控,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次新冠疫情,也是在为下一次大流行检验我们到底能做成什么样。

文章来源于IVD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